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(上官雲) 22日晚,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攜新書《在絕望中尋找希望》做客騰訊思享會,分享其勵志奮鬥經歷。談到自己就讀北大、創辦新東方的經歷,俞敏洪感慨的表示,人只有努力堅持,經過一個臨界點才能走上一個臺階。
希望出書出到80歲
《在絕望中尋找希望》是俞敏洪親筆所著的半自傳讀本,書名即其個人精神的準確寫照,並於書中首次全面披露俞敏洪與父母、妻子和子女見的生活點滴。俞敏洪對記者表示,該書的出版不是自己的主意,“我最開始希望每兩年出一本書,這樣我到了80歲能出到20本,從中選出精華合成一本,只選出最好的。”
勵志,是俞敏洪演講的代名詞,也是他這本新書的標簽。俞敏洪最初想當一個詩人,但是寫了五六百首詩,卻一首都沒能發表,但即便在事業有成後,俞敏洪仍然還在堅持寫東西。他表示,在生活中需要盡可能排除干擾生活的因素,追求有長遠意義的事情。不過,得出結論是一回事,真正能夠實踐則變得非常不容易。俞敏洪調侃:“現實中很多人談理想和價值觀,頭頭是道,但行為卻恰恰相反。遇到這樣的人只能用一個詞表達:人格分裂。”
俞敏洪因其創辦新東方的經歷曾被業內稱為傳奇,而堅持純粹的理想是俞敏洪界定成功的關鍵詞。他肯定的說,任何人心中只要保留了成長的夢想,經歷的苦難悲傷都有可能變成現實中成長的肥料,“最佳法寶就是奮鬥。你可以頹廢、迷茫,但是不能忘記生命在於行動,需要用激情喚醒內心渴望,生命才會更加光輝燦爛。”
人生最悲苦的事情是放棄所有的希望,這是俞敏洪的信條。他一直堅信,在這個世界上,很多事情可能做不到,但只要成長速度超過世界發展速度就足夠了,“堅持自己的理想和價值體系,不要被生活中無所謂的旁枝誘惑。”
肯定80後、90後:雖其利己 但無須為之擔憂
隨著80後、90後的成長,這兩代人身上的缺點逐漸暴露。在社會普遍位置擔憂的情況下,俞敏洪卻給予這一代人極大肯定。他表示,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天下,“過來人不需要為他們擔憂,只需要為他們作出榜樣。”
對於年輕人的成長,俞敏洪提出忠告,離開校園後要隨身攜帶5種能力:天然能力、勞動能力、技術能力、研究創新能力、管理和領導能力。這5種能力沒有優劣之分,只是領域不同。俞敏洪一直支持年輕人創業,但建議年輕人要把握創業的合適時機,用正確的方法。
“這一代人沒有我們那麼沉重的包袱。他們剛出生就迎來了改革開放,因而接受新思想的能力非常之快。”讓俞敏洪羡慕的是,80後們在感情上的承重能力很強,固然也有註意力不集中、道德意識飄忽等問題,但會隨著年齡增長走向回歸,“我從來不擔心他們會對中國社會帶來多大影響:即使他們更自我、是利己主義者。這對中國社會發展有好處。”
俞敏洪的個人經歷是堅持夢想而成功的最好詮釋。在俞敏洪眼中,取得進步最重要的是設定明確目標,朝向他行動。一個人堅持前行,就會發生質的變化。他也是這樣為年輕人支招:“你越往前走越有意義。當你堅持走到一百萬步,就變成了旅行家。” (原標題:俞敏洪談成功:堅持走過臨界點才能上臺階)
- Jun 11 Wed 2014 02:55
俞敏洪談成功:堅持走過臨界點才能上臺階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