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香港7月19日電 (顏霖霖)中國探月工程的幾位傑出專家19日在香港科學館出席“九天攬月──探月話嫦娥”科普講座,介紹中國在探月工程方面科技自主創新的成就,吸引了不少香港市民。
  在當天的講座中,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提到,55年前,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上了月球。他認為,對比當時美蘇的太空競賽,中國現在的探月工程更為理性。
  在講座之前,吳偉仁就對記者說,中國探月工程在火箭推動、精確入軌、探測器設計、測控通訊、科學載荷等技術上,都有質的飛躍。這些技術除了對航天技術,還將對許多基礎研究,如材料、自動控制等產生強大的帶動作用。
  在講座中,吳偉仁特別提到,“嫦娥三號”實現了中國首次月球錶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,未來的“嫦娥五號”計劃在2020年前發射,希望實現中國的首次月球採樣返回。他又指出,“嫦娥三號”月球車“玉兔號”如今雖然出現了短路故障,但它已光榮地完成了任務。
  出席講座的幾位專家還分享了探月的點點滴滴。為模擬高溫、乾燥、少風的月球環境,負責“玉兔號”月球車設計的“嫦娥三號”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賈陽說,他們一行設計師就曾在新疆沙漠進行了長達1個月的嚴峻實驗,所以科研生活是刻苦的,要抱著樂觀的態度。
  負責著陸器設計的“嫦娥三號”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張熇則講起一回“箭在弦上”的經歷:在一次試驗進行中,推進劑貯箱發生了增壓現象,干擾了他們對閥門工作狀態的判斷,但倘若終止試驗,推進劑很可能造成泄漏,發生爆炸。
  張熇續說,試驗隊人員最終將故障定位於閥門自身出現異常關閉,但閥門多不勝數,結果該系統主任設計師冒著生命危險,用人耳貼在試驗器旁聽,以便準確地判斷著每一個閥門的開關狀態……待到問題成功解決,試驗器順利地懸停、地形識別、平移及下降,他們已工作了將近16個小時。(完)  (原標題:探月總設計師:對比美蘇太空競賽 中國探月更理性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dwvpxfsjtw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